学会合作举办《欧盟外交政策》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

录入时间:2017-05-17

    2017年5月11日下午,由上海欧洲学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欧盟外交政策》(The EUs Foreign Policies, 中文版)新书发布会暨“欧盟外交政策:进展与挑战”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文科楼举行。会议由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校长助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让·莫内讲席教授陈志敏主持《欧盟外交政策》作者比利时鲁汶大学鲁汶国际与欧洲研究院让·莫内讲席教授、鲁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成员、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访问教斯蒂芬·柯克莱勒(Stephan Keukeleire)及曹子衡,简军波,刘宏松,潘丹榕,宋黎磊,王士琛,忻华,杨海峰,叶江,张骥等上海欧洲问题研究专家学者20余人出席新书发布会和研讨会。
 
 
 《欧盟外交政策》(中文版)系上海欧洲学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欧盟委员会让·莫内教授项目共同支持、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欧盟与世界丛书》丛书第十五本。该书从广义角度探讨欧盟外交政策。在分析其性质、行为体并回顾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书系统地研究了欧盟外交政策的关键议题以及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欧盟外部行动(贸易、发展和人道主义援助等)、内部政策的外部维度(对外能源、环境、移民政策)等问题。对外关系方面,书集中讨论了欧盟与周边国家关系,欧盟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其他新兴国家关系,以及欧盟与主要国际组织关系。此外,书还详细解释了欧盟外交政策的多个面向、多种手段和多个层次,引入“结构性外交政策与关系性外交政策”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各个维度的欧盟外交政策,并重点阐述了《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外交政策的最新发展。
    柯克莱勒教授在会上对欧盟外交政策的性质、关系性外交政策与结构性外交政策、欧洲主要国家大选对欧盟外交政策的影响进行了介绍分析。他指出,我们在理解欧盟外交政策性质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欧洲一体化本身就是成功的外交实践,二是欧盟成员国并没有将外交政策权力全部移交到欧盟层面,三是英国即使脱欧了也不会完全与欧盟割裂。他进而指出,欧盟结构性外交政策在其周边地区受到了硬权力和竞争性权力的挑战,遭受了挫折,反观中国,其模式和政策在亚投行这个案例中取得了较大成功。他还指出,英国脱欧对于欧盟的防务政策未必不是好事,而马克龙上台后不能忽视支持勒庞的这股力量,对于欧盟来说也不能忽视类似的力量。
    陈志敏教授认为,欧盟仍然是重要的国际力量,其具有较好复原力。英国脱欧一方面是对欧盟的伤害,另一方面其实也使欧盟更加容易推进其一体化。其次,从欧盟制定《欧洲安全战略》的2003年到制定《欧盟全球战略》的2016年,欧盟身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欧盟一些成员国采取单边政策与行为,对欧盟整体来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欧盟现在面临着内外危机,需要更好地避免和应对。再次,欧盟正在开展各种新计划,增强其对外影响力。对于中国来说,一是不能小看欧盟,二是在开展各种对外交往时谦虚谨慎,有必要向欧盟学习其长处,三是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需要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欧盟等方是怎么想的。
    其他与会学者也在会上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上述讨论观点据会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确认。杨海峰)